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:這一句是說,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與空性——第八識如來藏的關系,也是如此。如,受不異空,空不異受,受即是空,空即是受;苦受、樂受、不苦不樂受,通通不異空性如來藏,空性如來藏就是苦受、樂受、不苦不樂受。因為受蘊被如來藏所生,被如來藏所持,就是如來藏的一部分,部分不能不屬于全體。譬如手臂是從身體長出來的,而且不能分離而運作,必須依附在身體上才能運作,手臂就是身體的一部分,不能說手臂不是身體。
乃至識蘊與空性如來藏的關系也是如此,識蘊前七識(在小乘中只說是前六識,第七識末那識只說是意根)就是空性如來藏,空性如來藏就是前七識。因為空性是與它所出生的這七識以及根身、器界萬法相依,才能在三界中現行運作的??招匀鐏聿夭荒茈x開這七識心而在三界中運作,前七識妄心也不能離開第八識真心這個空性如來藏而獨自現行運作。
這一段的意思是說,不必急著取證涅盤而入滅,要繼續(xù)進修;把如來藏里的有漏有為法種,轉變成無漏有為法種,就不必取證無余涅盤也可以解脫,而且是究竟的解脫,因為成就了解脫色,有圓滿報身和千百億化身,能夠利益眾生而永無窮盡。
○舍利子:觀世音菩薩又叫一聲舍利弗的名字,提請他注意,因為下四句是一個小結,要進一步說明空相背后那個空性的具體特點——中道性。當你現前觀察到實相境界的中道性的時候,就是中道的觀行,簡稱中觀。
○是諸法空相:妄心的法相是無常的,終歸于空無,所以叫做空相。真心的法相也是空,但由于它的法相雖然是空,可它有真實的體性,所以不叫空相,而叫空性,有時就簡稱為空。真心與妄心兩種心,其法相都是空,所以說,這一切法的法相都是空相。真心如來藏之所以不稱為空相,而稱之為空性,是因為它有許多真實的法性存在,而且這些法性常住于世間以及出世間的境界之中。
因為空相變化不停,所以只是暫時的假相。我們的眼看不到真相。如我們永遠看不到真正的顏色及萬物的本質,我們能看到的,永遠只是不斷變化的假相。就像瞎子摸象一樣,我們永遠只知道部分,而不知道全體。所以,我們所認識的諸法——萬事萬物,并沒有真實性。我們只有先把五蘊、十二處、十八界(簡稱蘊處界)的虛妄部分弄清楚以后,才有可能想要去證得另一個真實不壞的心。證得真實的如來藏心以后,才會真正確認蘊處界的虛妄,然后進一步了知,虛妄的蘊處界等法,也是真實不壞的如來藏的一部分,不必厭惡蘊處界,當發(fā)心再度受生,世世常修菩薩道,廣利眾生,直至成佛。
○不生不滅、不垢不凈、不增不減:雖然如此,但空相的本質就是空性,性相不二,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獨具慧眼,必然照見五蘊皆空,見到現象的當下,就見到實質。這個空性,這個實質,它有什么特點呢?它最重要的特點,就是中道。因為世間法的特點,必落斷、常兩邊。而它是出世間法,必離兩邊。也就是說,凡是落在兩邊的法,就是世間法;凡是不落在兩邊的中道法,就是出世間法,就是佛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