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表七)
(2)八識分別。別境五所,與因位第八識,全不相應:以第八任運緣境,故無有欲;行相盲昧,故無勝解;恒緣任運現(xiàn)境,故無有念;任運剎那別緣,故無有定;行相微昧,故無簡擇。若在果位,五所全得相應:常樂證知所觀境,故有欲;于所觀境恒印持,故有勝解;于曾受境明記,故有念;世尊無不定心,故有定;于一切法常抉擇,故有慧。第七識在因位,唯與別境中慧心所相應,我見即染慧。故為什么不與欲等四法相應呢?以第七識緣遂合境,無所希望,故無有欲;無始以來,恒緣定事,經(jīng)所印持,故無勝解;恒緣現(xiàn)所受境,無所記憶,故無有念;任運剎那別緣,不深趣求專緣一法,故無有定。若在果位,別境五所都與相應,義如第八果位所說。前六轉(zhuǎn)識,無論在有漏無漏位皆欲等五所相應無違。
(3)五受俱起。欲等五所皆與五受相應。欲既是于所樂境希望為性,怎么會與逼迫性的憂苦二受相應呢?因為修習圣道的人于無上法思慕憾求欲證,即善法欲與憂受俱起,由此證知余時亦得相應。純受苦處,希求解脫彼苦,故欲與苦俱。并且對注《瑜伽》第七、卷五十九卷皆說貪與憂苦受相應,貪愛俱起,必有欲數(shù),由此亦可證知欲與憂苦必然相應了。
丙、善
(一)善的定義
善是順益義,和順理義,即順益此世他世的有漏無漏行法,性離垢穢,清凈無染,故名為善。這有四類:(1)自性善,即信等十一個善心所。(2)相應善,即與自性善的性等相應而起的心心所法。(3)等起善,即由自性善和相應善引起而成為善性的身語二業(yè)及不相應行和種子。(4)勝義善,即無為涅槃,體性畢竟清凈,最極寂靜安穩(wěn),是勝義法,故名勝義善。這裹所說的信等心所,自體清凈,故是屬于自性善類。
(二)解說體業(yè)
(1)信:于實德能,深忍樂欲,心凈為性;對治不信,樂善為業(yè)。‘忍’即勝解,是信的因;‘樂欲’即欲心所,是信的果。由對于諸法真理和三寶功德忍可為因,才生起深厚信樂和希望欲得成就的樂欲果法故。這信的體性澄清,能清凈心心所等,如水清珠,能清濁水,故信體自凈,亦清凈他。但因為心體殊勝,所以論中唯說心凈為性。有這凈信,就能對治不信,愛樂修證世出世間的善法,所以論說樂善為業(yè)。這信的差別,略有三種:[1]信‘實’有。即對于一切法的實事和空理,深信忍可為有。就是‘忍’義。[2]信有‘德’。即對于佛法僧三寶具有的真實清凈的功德,深信為有,生起愛樂。就是‘樂’義。[3]信有‘能’。即對于一切世出世間的有漏無漏善法,深信自己及他人,只要肯精進的學習,都能獲得和成就,因而生起希望能得能成的善法欲。就是‘欲’義。若連信的依處業(yè)用加在一起來說,則解信的文句共有五義:[1]‘于實德能’,是說信的依處。[2]‘深忍樂欲’,是說信的因果。[3]‘心凈為性’,是說信的體性。[4]‘對治不信’,[5]‘樂善為業(yè)’兩句,是說信的業(yè)用。
(2)慚:依自法力,崇重賢善為性;對治無慚,止息惡行為業(yè)。即依于自身生起自尊愛的增上力,于法生起貴重的增上力。由這自增上及法增上的兩種力量,對于具有賢德的圣者和凡夫,就能夠生起崇敬;對于一切有漏無漏的善法,就能夠生起崇重。有了崇賢重善的心理,就能羞恥過惡不作,對治無慚而止息惡行了。
(3)愧:依世間力,輕拒暴惡為性;對治無愧,止息惡行為業(yè)。即依于世間的法律、輿論、呵斥、譏毀等的增上力,和自己厭嫌惡染法的增上力,而輕拒暴惡,羞恥過罪,息諸惡行。輕是輕視一切有暴行的人而不去親他,拒是拒絕一切惡法業(yè)而不接近,即不親暴人,不近惡行,這是性用。由這力量就能夠?qū)χ螣o愧,止息惡行,這就是業(yè)用。
崇重賢善,是慚的別相;輕拒暴惡,是愧的別相;羞恥過惡,則是慚愧兩法的共通相。善心起時,隨其緣慮什么境界,皆有崇重賢善,和輕拒暴惡的意義,所以慚愧兩種,俱遍善心。
(4)無貪:于有有具,無著為性;對治貪著,作善為業(yè)。‘有’是三有,即欲有、色有、無色有,就是三界;三有就是三界有漏果?!芯摺褪悄苌械馁Y具,即三有的因;如依資具造成事物,故喻因如具。相順的因,唯是有漏法;為緣的因,亦通無漏。如在有漏心上以涅槃為緣,亦能引發(fā)貪等,故亦是具。中有、業(yè)行、煩惱,皆是有具。對于三有果和有具,遍知生死過失,故起厭患,面不生貪著,就是無貪。由無貪著故,惡行不起,所以能作善業(yè)。
(5)無嗔:于苦苦具,無恚為性;對治嗔恚,作善為業(yè)。苦是三苦,即苦苦、壞苦、行苦,皆是有漏的苦果??嗑呒纯喙馁Y具,是能生三苦的因緣,如饑寒疾病等。隨順的苦具,一切有漏諸法皆是。為緣的因,亦通無漏;因為憎嫉滅道的人,對于滅道二諦亦生嗔恚,故滅道亦是苦具。無嗔就是對于苦苦具不起嗔恚,由此無嗔對治恚,息諸惡行,能作善業(yè)。
(6)無癡:于諸理事,明解為性;對治愚癡,作善為業(yè)。無癡是對于一切事相和理體,都能夠明白了解而不迷惑,作善止惡,是其體性和業(yè)用。
這無貪、無嗔、無癡三法,為生起善法的根本,經(jīng)論中稱之為三善根。立為善根的理由有二:[1]近對治故。無貪等三法,是貪嗔癡三不善根的近別對治。(對治有二:1.近對治,又名別對治。2.遠對治,又名通對治。通對治即有漏無漏慧的正見。)即簡別其余的善心所等雖然是善法,而不可以名為善根。它們不是不善根的近別對治故。[2]生善勝故。此正釋根義。由無貪對于有等不起染著,無嗔對于苦等不起憎恚,無癡對于事理明解不違,故能止惡作善,為出生善法的殊勝所依,所以得名為善根。即簡別余善心所等,雖亦生善而無殊勝義,故不可以名為善根。
(7)精進:于善惡品修斷事中,勇悍為性;對治懈怠,滿善為業(yè)。精是精純,簡別四無記中的無愛凈無記,彼非染故,縱然可以名純,不可以名精。進是升進,表念念高勝,非如染法,設雖增長,望于善法,皆名為退,亦不名進,以無進益故。進是進成圣者之身,簡除一切染法。由這精純、勝進兩義,即顯精進唯是善法所攝。勇是勇健,即升進義;悍是強悍,即堅牢義。勇而無惰,能夠自勵策發(fā);悍而無懼,能夠忍耐勞倦。精進具有勇悍性,所以對于應修的善品法,和應斷的惡品法,能修能斷,對治懈怠,圓滿成就一切善法。
精進的差別有五種:[1]被甲精進,即經(jīng)中所說的有勢。[2]加行精進,即經(jīng)中所說的有勤。[3]無下精進,即經(jīng)中所說的有勇。[4]無退精進,即經(jīng)中所說的堅猛。[5]無足精進,即經(jīng)中所說的不舍善軛。這五種精進的立名和意義,是以譬喻來說明修行的過程和進度的。修行者對于斷惡修善,最初發(fā)起猛利樂欲,名為被甲,如古時作戰(zhàn)者在入陣之前先著好鎧甲,然后入陣,能無所畏,刖有大勢力;故經(jīng)說名有勢。其次隨其所欲發(fā)起堅固勇悍的方便,各為加行;經(jīng)名有勤。次為證得所受諸法,不自輕蔑,亦無怯懼,是名無下;經(jīng)名有勇。次能堪忍寒熱等苦,對于微劣的善法不生喜足,欣求后后轉(zhuǎn)勝轉(zhuǎn)妙的功德法,故名無退;經(jīng)名堅猛。次后乃至漸次悟入諦現(xiàn)觀等后后勝道,名為無足;經(jīng)名不舍善軛。軛是車軛,用來駕御牛的東西,令牛工作不致出離正軌;喻修行人以善法為軛,不越善品,能直往涅槃之宮。
(8)輕安:遠離粗重,調(diào)暢身心,堪任為性;對治昏沉,轉(zhuǎn)依為業(yè)。粗獷沉重,故名粗重,即無所堪能的不調(diào)柔相是粗重相。離重名輕,調(diào)暢名安。由離粗重,身心調(diào)暢,輕松安穩(wěn),故名輕安。這有兩種:[1]無漏的輕安,除遣有漏粗重,則粗重通于三性。[2]有漏輕安,除遣煩惱粗重,則粗重唯不善性。以有漏輕安,不能伏有漏善及無記上定障,以力劣故。有漏輕安伏一切能障礙定的法,無漏輕安除一切能障礙定的法,令所依身轉(zhuǎn)去粗獷沉重,得到輕快安穩(wěn),故論說轉(zhuǎn)依為業(yè)?;璩劣纱种囟校菬o堪任性;輕安是堪任,故能對治昏沉,得到有漏無漏的轉(zhuǎn)依。這輕安唯在定地,調(diào)暢身心,余位無故;由定滋養(yǎng),才有調(diào)暢故。故十一種善法中,唯這輕安一法,不遍善心。除此一種,其余十法,皆遍善心起。
(9)不放逸:精進三根,于所斷修,防修為性;對治放逸,成滿一切世出世間善事為業(yè)。這不放逸,沒有別的體性,即以精進、無貪、無嗔、無癡四法為體。由精進三善根的力量,于所斷的惡法,防令不起:于所修的善法,修令增長。故不放逸的體,即于四法的功能上假施設有。由不放逸對治了放逸,所以能夠成為圓滿世間一切有漏的善法,出世間一切無漏的善法。
(10)行舍:精進三根,令心平等正直,無功用住為性;對治掉舉,靜住為業(yè)。行是行蘊,行蘊中的舍,簡別受蘊中的舍,故說名行舍。這行舍,也是以精進三根四法為體。即由四法令心遠離掉舉等障定之法,寂靜安住名舍。說平等正直,無功用住,有約初、中、后三位辨舍的差別相。即初位由舍與心相應,遠離掉舉等高下的不平等性,心得平等。其次遠離加行,即離分別作意的偏曲相,心得平等自然相續(xù),不偏不倚的正直住。由心正直,善心相續(xù),于諸雜染無怯,絕思絕慮,無發(fā)動性地任用而轉(zhuǎn),放心得無功用住。靜住,即不容染義,由舍與心相應,故心心所能夠寂靜安住。
(11)不害:于諸有情,不為損惱,無嗔為性;能對治害,悲愍為業(yè)。不害是依于無嗔,對于有情不作損惱的意義上假名安立。不害既然是無嗔,為什么要各別建立呢?因為無嗔正翻對斷物命的嗔,不害正違于但損惱物而不斷物命的害;是這兩法的粗相差別。又無嗔與有情樂,是慈心的體;不害拔眾生苦,是悲心的體。有這些差別,所以各別建立。但實際說來,無嗔實有自體,不害是依無嗔一分的意義假立;為了顯示慈悲二相的差別,和慈悲兩種在利樂有情中的極勝功德,故依無嗔別立不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