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字幕av高清波多野结衣,亚洲国产成人福利精品,最新中文AV岛国无码免费播放,色欲aⅴ 无码

佛教基本知識

八、修習:修習差別,略有五種:(一)依止任持修,(二)依止作意修,(三)依止意樂修,(四)依止方便修,(五)依止自在修。

(一)依止任持修,依止是依仗義,任持是不散義,即依仗五種法而修習六度。由種姓力等四種能攝持六度不散不沒,故名依止任持修。此有四種,如《對法論》卷十二說:‘依止任持修復有四種:一、依止因修,謂由種姓力,于波羅蜜多修習正行。二、依止報修,謂由勝自體力,于波羅蜜多修習正行。二、依止愿修,謂由本愿力,于波羅蜜多修習正行。四、依止簡擇力修,謂由慧力,于波羅蜜多修習正行。’

(二)依止作意修,如前論說:‘依止作意修亦有四種:一、依止勝解作意修,謂于一切波羅蜜多相應經(jīng)教,起增上勝解。二、依止愛味作意修,謂于已得波羅蜜多,見勝功德,起深愛味。三、依止隨喜作意修,謂于一切世界一切有情所行施等,深生隨喜。四、依止喜樂作意修,謂于自他當來勝品波羅蜜多,深生愿樂?!?/p>

(三)依止意樂修,如前論說,有六種意樂:一、無厭意樂,二、廣大意樂,三、歡喜意樂,因、恩德意樂,五、無染意樂。諸菩薩以恒河沙界滿中七寶和以恒河沙等身命,于剎那頃,或經(jīng)恒河沙等大劫布施一有情乃至一切有情,皆令彼于菩提速成;修行這樣差別施時,菩薩意樂猶不滿足,是名無厭意樂。又諸菩薩修行施時,展轉(zhuǎn)相續(xù)無一剎那有退有斷,乃至證得無上菩提都是如此,是名廣大意樂。又諸菩薩修行施時,于施所攝諸有情所生大歡喜,是名歡喜意樂。又諸菩薩修行布施時,觀察布施所攝一切有情,于我己身有大恩德,不見己身于彼有恩,由彼一切有情助我證得無上大菩提故,是名恩德意樂。又諸菩薩修行施時,雖于無量諸有情所興大施福,而不希求報恩和當來異熟果,是名無染意樂。又諸菩薩修行施時,所得異熟施諸有情,不自為己;又以此福,共諸有情回向無上菩提,是名好善意樂。菩薩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時具此六種意樂,修行余度也是這樣,準此例知。

(四)依止方便修如前論說,復有三種,即由無分別觀察三輪皆清凈故,由此方便,一切作意所修諸行速得成滿。觀三輪清凈如《八大般若波羅蜜多經(jīng)》卷第百二十九說:‘菩薩摩訶薩以無所得為方便,具行六種波羅蜜多:行布施時,不得施者,不得受者,不得施及施物;行凈戒時,不得凈戒,不得惡戒,不得持凈戒者;行安忍時,不得安忍,不得忿恚,不得行安忍者;行精進時,不得精進,不得懈怠,不得行精進者;行靜慮時,不得靜慮,不得散亂,不得行靜慮者;行般若時,不得般若,不得惡慧,不得行般若者。’這就是說,能行所行及彼行修,皆無我無人,亦無色聲香味觸法,無住生心,則三輪皆清凈了。

(五)依止自在修,如前論說,亦有三種:一、身自在,即諸如來的自性身和受用身。二、行自在,即諸如來的變身,由此能示現(xiàn)一切有情和一切種同法行故。三、說自在,即能宣六波羅蜜多一切差別義,無有滯礙。諸菩薩緣求依止此三種自在故修行六波羅蜜多,故名依止自在修。
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互聯(lián)網(wǎng)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(quán),不承擔相關(guān)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(quán)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(nèi)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5月16日 下午5:19
下一篇 2024年5月16日 下午5:20

相關(guān)推薦

  • 地藏經(jīng)基本知識

    前面所說的皈依三寶、受持五戒、修行十善,就能得到人天善趣的異熟果報身,并得殊勝的等流果,和殊勝的增上果,及成就殊勝的功德法,與圓滿未來世成佛的凈土莊嚴,都是或順現(xiàn)受、或順生受、或順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?。ㄈQ) 無上甚深微妙法,百千萬劫難遭遇,我今見聞得受持,愿解如來真實義。 阿彌陀佛! 南無:讀作“拿摩(nā mó)”,是皈依的意思。 偈:讀作“記”,也叫頌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食存五觀

    在佛門中,學道者吃飯時,要觀想: 一、計功多少,量彼來處:面對供養(yǎng),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,并思量粒米維艱,來處不易。智度論云:此食墾植收獲,舂磨淘汰,炊煮及成,工用甚多。量彼來處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
  • 六波羅蜜(二)

    (三)、忍辱: 菩薩行者要忍耐種種苦。忍可分為忍辱與忍之不同。忍辱是忍受種種的惱害。六度中的忍不止是忍受各種惱害而已,它可分為三種: (1)、生忍(耐怨害忍):忍耐眾生對菩薩所做的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四、心不相應行法 (一)名義 第四位心不相應行法。心即八識心王,行是遷流義、造作義,通指一切有為法,在五蘊中即是行蘊。行蘊有二:(一)相應行,即遍行等五十一個心所法,與心王相應隨轉(zhuǎn)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4月14日
  • 地藏經(jīng)基本知識

    (2)恭敬說法師 知道了聽聞正法的重要,其次就是實際地從善知識跟前去聽受。但要使自己聽聞正法能得殊勝的利益,對于說法師與所說的法和聽法的心理,都應該發(fā)起恭敬心,正確的思想,和清凈的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  • 觀世音菩薩(四)

    《四》觀世音菩薩的示現(xiàn) 在佛門課誦之中,有一首觀音贊,其中有四句話,很可借來一用:「三十二應遍塵剎,百千萬劫化閻浮?!褂终f:「千處祈求千處現(xiàn),苦海常作度人舟。」 根據(jù)《阿彌陀經(jīng)》所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印光法師《太上感應篇直講序》

    印光法師《太上感應篇直講序》   人性本善,由對境涉緣,不加檢察,遂致起諸執(zhí)著、好惡,種種情見,以埋沒本性者,比比皆是;由是古之圣人各垂言教,冀人依行,以復其初。其語言雖多,總不出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14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五、怨僧會苦五相:(一)與彼會生憂苦故。即與怨憎的人相會之時,心懷怨結(jié),引生憂苦。(二)治罰畏所依止故。倘若與已有怨恨的人有權(quán)有勢,一朝會面,畏其假借權(quán)勢治罰于己,于治罰生起怖畏故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四禪八定(二)

    (1)、初禪: 一個人進入欲界未到地定后,繼續(xù)修出離欲界心;如果他的定力越來越深,原本靜下來的身體,慢慢地會感覺到又再動起來。這種動觸有八種不同的感覺,即冷、暖、動、癢、澀、滑、輕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

發(fā)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