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字幕av高清波多野结衣,亚洲国产成人福利精品,最新中文AV岛国无码免费播放,色欲aⅴ 无码

佛教基本知識

五、怨僧會苦五相:(一)與彼會生憂苦故。即與怨憎的人相會之時,心懷怨結(jié),引生憂苦。(二)治罰畏所依止故。倘若與已有怨恨的人有權(quán)有勢,一朝會面,畏其假借權(quán)勢治罰于己,于治罰生起怖畏故苦?;蛴勺约簩τ谠辜以鞑簧茞盒?,畏其報復,受到治罰。所依,就是說怨憎的人會面是產(chǎn)生治罰畏的所依止緣。(三)惡名畏所依止故。與怨憎人相會,恐其誹謗自己為作惡事的壞人,誣加種種惡名惡稱,心生憂苦?;蜃约涸鲪菏?,為怨憎人所知,畏其揭露自己的丑惡名稱,心生憂苦。(四)苦逼迫命終怖畏所依止故。即由與怨憎人相會,怖畏其治罰等苦逼迫以致于命終,心生憂苦。(五)越正法惡趣怖畏所依止故。與怨憎人相見,由懷怨結(jié)不舍,為了報復怨恨,造作種種惡行,違越了善惡因果律的正法,當墮惡趣,心生恐懼故苦。

六、愛別離苦五相:(一)舍離親愛人苦。(二)由此舍離為因緣,引生語聲憂愁嘆息等苦。(三)由此憂嘆等為因緣,身受擾亂苦。(四)念其恩德等思戀其人,引生心意熱惱苦。(五)由其人遠離故,應當受用的快樂事,如聚首談心,戲論歡娛等,皆有所缺乏故苦。

七、求不得苦五相:《瑜伽師地論》說,如愛別離苦,求不得苦,當知亦爾。即(一)謀求不得苦,(二)語生愁嘆,(三)身受擾亂,(四)意生熱惱,(五)受用缺乏。

八、五取蘊苦五相:(一)生苦器故,即五取蘊是受生的苦器。(二)依生苦器故,即五取蘊為老病死等苦的生起之所依止器。(三)苦苦器,(四)壞苦器,即五取蘊是苦苦、壞苦的相重性之所隨逐(依附)器,遇緣即能現(xiàn)起。(五)行苦性,五取蘊體性剎那遷流不住,非安穩(wěn)法,故是行苦性。

這里抄錄一段《法句譬喻經(jīng)》第三《安寧品》的經(jīng)文,助解五取蘊身為苦本的意義。經(jīng)說:‘昔佛在舍衛(wèi)國精舍,時有四比丘,坐于樹下,共相問言:一切世間,何者最苦?一人言:天下之苦,無過淫欲。一人言:世間之苦,無過嗔恚。一人言:世間之苦,無過饑渴。一人言:天下之苦,無過驚怖。共諍苦義,云云不止。佛知其言,往到其所,問諸比丘,屬論何事。即起作體,具白所論。佛言:比丘!汝等所論,不究苦義;天下之苦,莫過有身。饑渴寒熱,嗔恚驚怖,色欲怨禍,皆由于身。夫身者,眾苦之本,患禍之元;勞心極慮,憂畏萬端:三界蠕動,更相殘賊,吾我縛著,生死不息,皆由身興;欲離世苦,當求寂滅。攝心、守正,泊然無想,可得泥洹,此為最樂。’

其余諸苦的意義,應參看第一章第四節(jié)所說苦相差別。修解脫行的人,應如理思惟,引生出離心,趣求解脫道
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互聯(lián)網(wǎng)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(wù),不擁有所有權(quán),不承擔相關(guān)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(quán)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(nèi)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5月15日 下午8:29
下一篇 2024年5月16日 下午5:05

相關(guān)推薦
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二十九) 丁、行蘊 在五十一個心所中,除去受想兩個心所之外,其余相應的心所法和不相應行法,總集起來,都是行蘊所攝。行有遷流、造作兩義:遷流義通一切有為法,一切有為法皆念念不住的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
  • 關(guān)乎解脫:佛教臨終注意事項與喪事辦理之細節(jié)(二)

    在這里,我還要向大家強調(diào)幾個問題:   第一、在死亡到來之際,不能有太大的恐慌,否則會障礙解脫。漢地的一些法師說,要以平靜的心態(tài)迎接死亡,對死亡應作六種想:  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9日
  • 觀世音菩薩(六)

    《六》觀世音菩薩的法門 觀音法門很多,大致分為顯密二門。密法多用觀想,必須身口意三業(yè)齊修,修學者必須師師傳承,師弟親授,修行時必須供養(yǎng)、作觀等儀軌壇場,而且不是短時能夠成辦。顯法則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地藏經(jīng)基本知識

    《大乘莊嚴經(jīng)論親近品》,更說具足十德為圓滿的善知識,如彼論說:‘若善知識,具足十種功德者,應堪親近。何謂為十?一者調(diào)伏,二者寂靜,三者除惑,四者德增,五者有勇,六者經(jīng)富,七覺真,八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禪宗六祖: 初祖達摩大師,在中國是第一位祖師,在印度是二十八代祖師;二祖慧可大師;三祖僧璨大師;四祖道信大師;五祖弘忍大師;六祖慧能大師。 以上講的是真心、妄心和合的諸法空相,下面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十八)   疑、見取、戒禁取、邪見四種,除苦受外,與樂、憂、喜、舍四受相應。疑與后三見,皆分別起,地獄中無分別惑,所以不與苦受相應。欲界的疑,若先作惡行,疑苦集諦等,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4月14日
  • 日常生活中修行(一)

    一、何謂佛法融入生活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,經(jīng)常做義工,捐贈財物、獻血、捐獻器官等等,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導的種種行為,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當中的具體體現(xiàn)。雖然我們不能斷然否定這也是佛法融入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觸之三義: 1、根觸塵之義,六根之觸六塵而生六識。 2、五遍行心所之觸心所,指識觸所緣境。 3、六塵中之觸塵,即冷、熱、滑、澀、輕、重。 七、受:也主要是指出胎以后的受心所。有苦樂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什么是‘佛法’?

    佛學中所謂的‘法’,并不是人們所理解的什么法規(guī)法令的那個意思中的‘法’,在佛學的義理中,‘法’是泛指一切的事和理,及其產(chǎn)生、消亡的內(nèi)在外在之原由。那么,從這 個角度講,世法范疇中的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6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第二節(jié)? 果 一、圣位所斷煩惱 聲聞乘行者,從世第一位善根之間發(fā)起真無漏智,即能斷盡三界的見惑而成為初果圣人。此后更不斷地數(shù)數(shù)修習無漏圣道,即能漸次地斷盡修惑而證得阿羅漢果。故圣位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
發(fā)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