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表三十九)
(二)處界次第
十二處和十八界的次第意義,如《俱舍論》界品頌說:‘前五境唯現(xiàn),四境唯所造,余用遠速明,或隨處次第?!@個頌說依二義建立處界的次第:(一)約根取境義,次第決定,即頌文前三句。(二)約根所依處,次第決定,即頌文后一句。(一)根取境義:六根之中,眼耳鼻舌身前五根唯取現(xiàn)前境,是故先說。意根取境不定,過去未來現(xiàn)在三世及無為法,皆能緣取,緣境最寬,故在五根后說。頌文前五境唯現(xiàn),就是顯示這個意義。在五根中,前四根所取的色聲香味四境,唯是所造色,是故先說。第五身根所取的觸境,包括能造的四大種和所造的滑澀輕重等,或唯取大種,或唯取造色,或二俱取,境不決定,所以在前四根之后說。頌文四境唯所造就是顯示這個意義。又除身意兩根外,其余四根的作用有遠、速、明的不同,故次第成先成后,即眼根耳根俱取遠境,故先說二根。在二根取遠境的作用中,眼用尤遠,遠見山河不聞聲故。又眼根的作用迅速,先遠見人撞擊鐘鼓,后時才能聞聲故。在這遠速的作用不同上,如次先說眼耳二根。鼻舌二根取境的作用,俱不是遠,由速明故,成先后次第;鼻根的作用,此之舌根,速而且明,如對香美的飲食,鼻先嗅香,舌后嘗味;鼻能嗅味中的細香,舌不取香中的細味,故先說鼻后說舌。頌文余(除身意二根之余,眼等四根)用遠速明就是顯示這個意義。(二)根所依處義:即于身中,隨所依處上下差別,說根次第,即眼所依處最居其上,次耳鼻舌身,身的中央在臍,故次于舌。意根無形,沒有方處,依上諸根而生,故居最未。
由上說兩義,處界次第決定,不增不滅。
依《對法論》第一廢立界處文說:‘問:何因界唯十八?由身具等能持過現(xiàn)六行受用性故。身者,謂眼等六根,具者謂色等六境。過現(xiàn)六行受用者,謂六識。能持者,謂六根六境能持六識,所依所緣故。過現(xiàn)六識能持受用者,不舍自相故。當(dāng)知十八以能持義,故說名界。問:何因處唯十二?答:唯身及其能與未來六行受用為生長門故。謂如過現(xiàn)六行受用相,為眼等所持,未來六行受用相,以根及義(境)為生長亦爾。所言‘唯’者,謂唯依根境立十二處,不依六種受應(yīng)相識?!闪鶠樽R的所依所緣,能持六識,故依次建立十八界不增不減。唯由身具能與未來六識受用為生長門,故依根境如次建立十二處不增不減。